新闻中心 - ZHONGSHAN HOSPITAL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漫漫八十载 悠悠上医情
2007/10/3


  枫红满眼,桂香袭人。9月28日、29日两天,近7000名校友、同仁聚首“枫林”,共庆上医创建80周年。
  
  他们是上医的校友,从“枫林”走出,分散祖国各地。
  他们是医界精英,走进“枫林”,从此与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结缘。
  他们怀着共同的心愿齐聚于此,祝复旦大学医学学科更加辉煌。
  
  记者在我校举办的庆祝上海医科大学创建八十周年酒会上采访了部分校友,在此撷取若干感言。
  
  
“兴奋!一代比一代好!”
——秦伯益院士校庆感言

  
  “我很兴奋,非常的兴奋…学生一代比一代好,社会是发展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在回母校参加上海医科大学创建八十周年庆典活动时如是说。
  
  秦伯益院士于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著名的毒理药理专家,多次荣获国家科技奖项。值母校成立八十周年之际,秦院士再一次返回母校,颇有感触。
  
  “一枝一叶总是情。”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秦教授感到无比的兴奋。他深切地认为当年在上海医科大学接受的教育很有收获。时隔五十多年,他依旧感受到母校的校风很不错。这是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上医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秦院士肯定新一代青年医学生很有精神风貌,并满怀希望地认为,学生一代比一代好,社会在发展前进。
  

(俞泽亮 上医创建80周年庆志愿者)


  

  
上医的严谨精神对我影响最深
——王正敏院士感言

  
  王正敏院士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长期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的研究,是我国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国际颅底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
  
  出席上医创建80周年庆祝活动的王院士显得分外激动,他回忆起自己在上医的55年历程不禁感慨万千,他表示:从学生时代到进入上医系统的医院工作,自己见证了上海医学院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上医的发展很快,在临床方面,外科技术方面等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他说:“我作为一名上医的毕业生,现在能在人工耳蜗领域稍有贡献是与上医的培养密不可分。上医有着很多优良传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严谨。严谨不等于保守,是搞科学研究特别是医学研究所必须的一种品质。上医的这种严谨的精神对我影响最深。”王院士对母校的培育之恩充满感激之情。
  
  对青年一代,王院士殷殷寄语。他希望青年医学生充分珍惜自己的学生时代,遵循个人成长的科学道路,打好基础,稳步前进。他还指出医学生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医学相关领域、相关学科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在外文、物理、化学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这些知识都是以后研究医学的基础和工具。
  
  最后他希望青年一代在工作中、在医生岗位上寻找突破点,在严谨治学、严谨从医的同时培养敏锐的目光,成为国家所需的医科优秀人才。
  

(秦晓华 上医创建80周年庆志愿者)


  
  

  
医者,就是为人民服务
——王光正教授感言

  
  王光正,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妹妹,曾任上医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
  
  专程从北京赶回上海出席上医八十年庆的王光正老师深情地说:“我虽不是从上医毕业的,但曾在上医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年,早就当自己是上医的一份子,对上医充满了感情。”此次回到熟悉的校园,目睹旧景新颜,一派兴荣之像,她分外欣喜。
  
  她很关注青年学子的成长,指出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学医,原因就在于学医苦,而学好更需要下一番大气力。她说:“医生,就是为人民服务。”她勉励青年学子要有一颗为人民解除病苦之心,只要信念坚定,那即使学习、工作再苦再累也乐在其中。
  

(孙向洁 上医创建80周年庆志愿者)


  

  
将上医传统发扬光大
——校友董为伟教授感言

  
  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住院医师及助教,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为支援内地建设内调至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现任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
  
  “我是57届的上医毕业生。离开校园后,除了回华山医院开会以外,50年还没有正式回过校园。此次上医创建80周年庆典,作为老校友怎么也要回来看看。”董教授说道。“学校发展真的很快,变化很大。自合成立复旦大学医学院以来,依托复旦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医科发展进入来更强劲的发展轨道,取得了更长远的进步。我希望母校越办越好,队伍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好。”
  
   “上医传统”四个字是凝聚着很多代人的心血,董教授希望青年学子能发扬光大这一传统,更努力学习,把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得更好。
  

(李君思远 上医创建80周年庆志愿者)

 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