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姜泓冰 2024-11-24 23:03
11月22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国际移植协会认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亚洲器官移植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是各国普遍面临的医学难题。我国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在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但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为3.7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院肾脏移植科教授朱同玉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以肾脏移植为例,每个病人大概要等待5-10年才能获得宝贵的供体。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已登记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超过14万人,但每年接受移植的患者不到2万例,供需之间有很大缺口。
朱同玉介绍说,近年来,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推动下,以猪作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经实现几例猪的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到人体内,能存活数月的案例。但是,猪成为人类器官供体仍有难题待攻克。最大的问题是,人类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猪只有19对,猪的器官作为供体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基因编辑,此外还有人畜共患病、免疫排异等挑战。要实现移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表示,要解决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不仅需要完善现有的器官捐赠与分配体系,确保公平、透明和高效运作,同时技术创新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提到,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我国少数具备心、肝、肾、胰移植资质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在器官移植领域率先开展众多技术创新,如亚洲首例心、肝、肾序贯性的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全球首例“亲属肝”加“废弃肝”双供肝肝移植等。
除器官来源问题外,移植患者还面临着免疫抑制带来的隐患。他们必须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但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如何提高移植后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朱同玉教授团队在会议中首次提出器官移植严重及特殊感染的创新诊疗模式。该模式包括开发新型诊断体系精准诊断病原体,利用噬菌体治疗移植后难治性细菌感染,及开展BK病毒疫苗研发预防病毒感染等,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提升患者对抗常见感染的能力,预防罕见但致命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朱同玉表示,这项研究标志着我国在提高移植安全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自2018年起,朱同玉带领团队启动了我国首个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78.3%的临床改善率。在此期间,团队发表了我国首篇噬菌体治疗案例报告,以及全球首篇关于新冠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噬菌体治疗的案例集和RNA噬菌体治疗的案例论文。2022年,团队发起成立了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发布了噬菌体治疗及噬菌体制剂质量标准的专家共识和团体标准。
责任编辑: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