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瞄准器官移植难题 复旦中山专家探索“新”模式

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我国在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新华社客户端11月22日电(记者龚雯)首例心、肝、肾序贯性移植,首例心肝联合移植,首例“亲属肝”加“废弃肝”双供肝肝移植……记者从22日在上海举行的亚洲器官移植研讨会上获悉,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我国少数具备心、肝、肾、胰移植资质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在器官移植领域率先开展了众多技术创新。

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我国在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但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为3.7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在会上发表观点。(受访者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指出,尽管我国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着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这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器官捐赠与分配体系,确保公平、透明和高效运作,同时技术创新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采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方法,如中山医院实施的全球首例“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SS术等,可以有效扩大供体来源,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缓解当前紧张的供需矛盾。

除器官来源的问题外,移植患者还面临着免疫抑制带来的隐患:他们必须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但这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使得这些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免疫系统脆弱的患者,不常见的“机会性”病原体也可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提高移植后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院肾脏移植科朱同玉在会上介绍器官移植研究。(受访者供图)

针对这一情况,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院肾脏移植科朱同玉及其团队在会议中首次提出了“器官移植严重及特殊感染的创新诊疗模式”。该模式包括开发新型诊断体系精准诊断病原体,利用噬菌体治疗移植后难治性细菌感染,及开展BK病毒疫苗研发预防病毒感染等。旨在通过这一系列综合措施来提升患者对抗常见感染的能力,并有效预防罕见但致命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器官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长期生存率。”朱同玉表示。这项研究为未来优化器官移植后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标志着我国在提高移植安全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自2018年起,朱同玉带领团队启动了我国首个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78.3%的临床改善率。在此期间,该团队还发表了我国首篇噬菌体治疗案例报告。2022年,团队发起成立了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并发布了噬菌体治疗及噬菌体制剂质量标准的专家共识和团体标准。

会上,来自全球及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移植领域数百名专家和学者,围绕科研创新、器官损伤与修复、临床免疫耐受以及器官移植术后感染等关键科学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未来,中山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将继续探索基础理论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并开发国际领先的临床创新技术,以期帮助更多器官移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