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前沿:MICA不匹配或成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危险因素

各位肾友若对移植手术有些了解,必然明白“配型”是移植手术中的重要一环。是否配型成功直接关系到受者是否适合接受相应供肾,匹配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那么配型到底如何实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参与机体对异己成分的识别过程,因此移植供受体HLA的相似程度直接提示日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概率。在此基础上,肾移植配型需要判断供受者HLA是否匹配,具体手段为检测供受者HLA-A,HLA-B,HLA-DR等分型,并将供受者HLA分子类型一一对应比较,匹配对数越多排斥反应发生的概率越小。虽然以上配型方式能够大大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在HLA匹配的情况下发生了排斥反应,于是,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其他组织相容性抗原,包括MICA即人类MHC I类相关基因A及它编码的多态性非常规MHC I类分子。

MICA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研究者们30年前就发现了这些与MHC I类链同源的分子,但是一直没能明确其在移植后排斥反应中扮演的角色。MICA是HLA-B的邻居,并且因此与HLA-B的类型常常紧密联系,但也存在MICA单一改变的情况,常规的配型实验并不能判断MICA的匹配程度及分型。那么单另检测MICA是否有必要呢?

2022年5月Carapito及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论文,提出检测MICA表型是否匹配能够减少潜在的移植物丢失。该研究纳入了法国6个中心1356名肾移植患者,观察时间中位数为6.3年,最长时间为12.9年。研究结果显示,MICA不匹配患者移植物5年存活率为88%,显著低于MICA匹配患者,其中MICA不匹配位点>2的患者,术后5年内移植物丢失概率更大。研究还发现新生抗供者MICA特异性抗体(de novo anti-MICA DSA)是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BMR)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1]。

以上研究结果向我们揭示了术前MICA配型检测的重要性,目前,国外部分移植中心已经开始计划逐步将MICA基因分型和DSA检测纳入移植候选者术前检查及移植受者术后护理[2]。本中心已将MICA抗体水平检测作为移植受者术后评估的工具之一,也将继续关注国内外新技术与新策略的应用,及时更新临床体系。

参考文献

[1]Carapito,R.,et al.,The MHC class I MICA gene is a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Nature Medicine,2022.28(5):p.989-998.

[2]Allison,S.J.,MICA in kidney transplants.Nature Reviews.Nephrology,2022.18(5):p.273.

本文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公众微信号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本微信号和原文作者授权并标明出处。关爱肾脏,从关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公众微信号开始,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系列科普回顾